青阳腔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7-03-01 浏览次数:
青阳腔是我国古老戏曲剧种之一。亦称“池州调”或“青阳腔”。因其产生于皖南青阳县一带,又属池州管辖,故有上述诸名。
“青阳腔乃是在余姚腔、弋阳腔传入皖南后,结合当地语音、民曲、土戏而形成的一个新兴声腔剧种,时间尚在嘉靖之前”。青阳腔继余姚、弋阳诸腔之后,一直根植于民间,成为安徽省在中国戏曲史上贡献卓著的第一代戏曲声腔。万历年间,它和昆腔一样崭露头角,驰名剧坛。青阳腔以自己的大批剧目,挟“滚调”之优势,取代了余姚、弋阳诸腔的地位,流传数省,风靡大江南北,一直沿至清初。
青阳腔属南戏高腔体系。其剧本是曲牌联套传奇体制;其行当继承了古南戏的七角制(或云五角制)。即生、旦、净、末、丑、外、贴。后又增加了小、夫二角,发展为九角制。据明代诸刊本的统计,青阳腔剧目约上百种(不包括重复剧目)。
青阳腔在声腔上属南曲五声系统。其演唱特征:一是锣鼓伴唱,不用管弦;二是一唱众和,独歌与帮腔相结合;三是具有独创性的腔滚结合的歌唱方法——滚调。这是青阳腔在声膛上的重要变革。体现了本剧种的声腔优势和积极的进取意识。后来风靡天下,成为“海内时尚”的“新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后世的徽剧、京剧、赣剧、川剧、湘剧及黄梅戏等地方戏曲剧种的形成和发展。
清乾隆年间,全国各地方戏曲剧种(史称“花部”)纷纷兴起,青阳腔度过了自己的黄金时代。它在各流行地区,入乡随俗,生根、开花,结合当地的民歌俗曲,繁衍成当地的戏曲剧种。而在自己的发祥地青阳一带却日渐式微。建国后,青阳县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党的“双百”方针的指引下,努力挖掘,整理民间艺术(包括青阳腔)遗产,推陈出新。青阳县文化局克服经费不足的困难,组织专业力量深入民间基层,追根溯源,寻找青阳腔的踪迹,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80年代中后期,他们从江西湖口县把青阳腔后裔接回娘家。恢复上演了《送饭·斩娥》、《夜等·追舟》、《百花赠剑》、《思凡下山》四个青阳腔传统折子戏。在城乡巡回演出,受到当地父老百姓的欢迎。1989年10月,青阳县文化局组织创作上演的新编青阳腔装小戏《月圆桥》参加了安徽省第二届艺术节池州分会场调演,获剧本创作奖暨表演奖。1991年,由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安庆市黄梅戏研究所、池州地区文化局、青阳县文化局四家联合编辑出版了《青阳腔剧目汇编》(上、下集)。这本《汇编》所收青阳腔大小剧目94个,大多数源于历经文革的戏曲专家学者冒险珍藏下来的岳西抄本和近十年来在编纂《中国戏曲志》工作中的新发现。
上一篇:九华佛茶
下一篇:九华山购物